据报道去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,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向北望,有两条长212米、高16米的飘逸灵动的“红飘带”,环绕在天安门广场两侧。从上空的视角俯瞰,仿佛从广场伸出的一双大手,向天安门城楼的方向张开怀抱。无论是对于国庆庆典,还是来到北京的游客来说,这个“红飘带”都是这个国庆节最鲜明的地标之一。
“红飘带”创意设计团队透露,正反面各印着中华山水画和五十六个民族同胞的“红飘带”,LED丝带屏不仅是广场上最亮眼的风景之一,也兼具极强的功能性,六块LED大屏幕嵌套其中,让现场观礼的观众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庆典氛围。那么,“红飘带”的创意从何而来?从创意到成品,科技和艺术如何巧妙结合?
设计师从自己的围巾找到灵感
自去年接到广场设计任务之后,创意设计团队每天都待在清华美院一个几十平米的工作室里。直到记者采访时,工作室的白板上,还挂着前后十几稿的手绘草图。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助理教授陈洛奇介绍,整个方案前后修改十多轮,但最终带有曲面弧度的飘带的创意灵感是从一条围巾上受到了启发:“经过十几轮修订之后,正好是冬天,那天我正好戴着一条围巾。我们觉得广场从整体上看像一个人一样,天安门广场像是身躯,国博和人民大会堂像两个手一样,大概这种形式。用飘带,就像人戴上围巾,可以修饰他的气场,但又不会过分地改变他的特点是一个突然的灵感的乍现。”
清华美院党委书记马赛介绍,红飘带的“红”是严格意义的“国旗红”,突出了喜庆而又庄重的庆典氛围。作家魏巍曾经写过著名的长篇小说《地球的红飘带》,描写的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,“红飘带”的造型,也是伟大革命精神和初心使命的象征,连接了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
任飞介绍,一般建筑而言,精细到厘米级即可满足绝大多数的建筑要求,但“红飘带”却已经精细化到了毫米级。由于飘带体积过大,在安装过程中是上中下三部分拼接而成的。如果是厘米级,会很容易发现拼接的痕迹,但如今的飘带几乎看不到拼接的缝隙。
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范寅良、任续超、尹金向中国之声透露,整个飘带由15厘米宽的型材组装而成,而每根型材上又分布有4个或6个孔,共计315万个孔的组合才使得飘带上山水画的线条细节得以勾勒,甚至五十六个民族人物都能展现出细致入微的笑容。
在15厘米的型材上打四个孔或六个孔,相当于打得孔越多,表现的细节越精细,最后变成每个人的眼睛都是笑眯眯的,嘴也是笑的。
马赛介绍,这样一个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现代化艺术品,也承载了连接六块直播大屏幕的功能,使得广场上的每个设计元素得以实现了有机的结合,并与长安街上的庆典形成互动,成为了一抹引人注目的“中国红”。